灌區水文監測是農業灌溉調度、水資源優化配置、防洪防澇決策的核心基礎,直接關系到農田灌溉效率、糧食生產安全及區域水資源可持續利用。
傳統灌區水文管理依賴人工現場測量、紙質臺賬記錄,存在水位、流量等數據采集滯后、監測點覆蓋不全、數據準確性受人為因素影響大、異常水文事件響應緩慢等問題,不僅導致灌溉用水調度缺乏實時數據支撐,易造成“旱時供水不足、澇時排水不及時”的局面,還難以精準掌握區域水資源總量,制約灌區水資源精細化管理水平提升。
對此,物通博聯以
數據采集網關為核心,構建灌區水文數據采集遠程監控系統,實現對灌區水文要素的實時采集、穩定傳輸、可視化監控及智能化分析,成為破解傳統管理難題、提升灌區水文監測效率、保障灌溉調度科學精準、助力農業節水增效的關鍵路徑。
實現功能
1、網關具備多個串口網口,能夠接入各類型傳感器實現“一對多”數據采集,實時采集水位計、流量計、水質監測儀等設備數據,并通過5G/4G/WIFI/以太網等方式對接到云平臺或上位機中,為管理系統提供全面可靠的數據支持。
2、在系統平臺上形成可視化界面,管理人員能夠實時監測水源地(水庫、河流、地下水)、干支渠、斗農渠甚至田間的水位;監測渠首、分水口、重要節點、泵站出水口等配水流量和泵站的供水流量;監測灌區各站點水質參數等。
3、基于實時水文數據與預設預警規則,系統構建智能預警機制,實現微信、短信、郵件等方式自主告警,同時支持與灌區水利設施(閘門、水泵)聯動控制,如遠程啟停水泵、開關閥門等,實現“異常自動預警、應急快速處置”。
4、管理部門通過分析歷年同期水位、流量、降雨量變化趨勢,總結灌區水文季節規律,能夠提前制定應對預案;也能夠通過相關性分析,找出“降雨量-土壤墑情-灌溉用水量”的關聯關系,建立灌溉需求預測模型。
免責聲明:本網站部分文章、圖片等信息來源于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平臺所有,僅用于學術分享,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權益,請聯系我們,我們將做刪除處理!